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府谷 > 历史人物 > 正文

赵希贤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7-10 16:35:00  作者:   编辑:

赵希贤(1901.51980.8)又名赵宋儒曾用名张有才、张名由化名子义。出生于府谷县清水乡赵寨村一个农民家庭。

1909入本村私塾19177府谷县南门高小

1920考入太原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毕业后返回府谷先后在南高、模范小学、民众小学当教员。一边从事教书一边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83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到准格尔旗“蒙军”一旅和北京市“阎军”十连当兵并积极发展和扩大党的地下组织。19304离开北京到山西省太原市委任军事于事。在府谷党组织遭敌破坏、处于瘫痪状态时同年8他回到府谷做地方工作。不久组织上又派他到清水区委作巡视工作掌握情况发展党的组织。19321担任中共清水区委书记。同年10担任府谷县委书记继续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为在府谷开展武装斗争1934年领导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七支队。

1935年春国民党对神府苏区大举“围剿”,“七支队”被编入“红三团”他被任命为“红三团”参谋长。由于敌人的进攻加之苏区的武装力量又有削弱府谷苏区很快沦陷府谷地方党组织被破坏。6赵希贤带领“红三团”、“十一支队”到山西兴县蔡家会一带打游击并兼任蔡家会区委书记。8月初他化装为贩卖旧银器的商人到锅底村检查工作路经山西兴县马家坪山上偶遇敌人突围搜山无法突被敌人逮捕。19361“红军”身份被判处徒刑十年送陆军监狱。1937年送伪训导院在狱中敌人曾多次审讯、诱降他坚贞不屈顽强斗争。他与乔铭夫、郑林、王若飞11位同志组织了马列主义研究小组与敌人展开了狱中斗争。

19377抗日战争爆发后被释放出狱。10党派他到晋绥边委工作并恢复了他的党籍。晋绥边委又派他同潘纪文到河曲开辟党的工作。他们在巡镇一带秘密发展了李半师、任子良、赵吕保、丁满仓等一批党员12月创建了中共河曲县委他任县委书记至此河曲县有了党的组织。

19391月至19433先后担任过中共五寨县委书记晋绥二地委社会部副部长岢岚县县长晋绥二分区禁烟督察处副处长等职。

19477解放大西北时随军到府谷他既是晋绥分区工作团团长又兼任府谷县工委书记。

19487调任榆林专署副专员。他组织观念强有实际工作经验能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利益敢于大胆使用干部对人诚恳原则性强在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19506任西北大区工业部生产处处长。1952年任西北大区地方工业局副局长。

1954年大区撤销后任中央地方工业部监察室主任。1956年任该部食品局副局长1957年当选为轻工业部机关党委书记。

19609山西省交通厅副厅长。

赵希贤同志在中央和山西工作期间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山西的交通运输更为关心就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拉着专程来看望他的山西交通厅廉平同志的手说:“你明天回太原吧工作要紧”。

“文革”时期被打成“叛徒”、“走资派”受到错误批斗。面对林彪倒行逆施的罪恶行径他进行了坚决斗争。平反以后将补发的几千元工资无偿地支援了所在生产大队的建设。

赵希贤的晚年是在故乡赵寨村度过的。他从来未向组织提过“困难”连同本人平时看病、吃药的钱也不向国家报销。当乡邻大人小孩有病时他经常解囊相助不要偿还。1980818赵希贤同志因病去世终年79岁。赵希贤在物质上没有给子女留下遗产却用一个老党员、老干部克己奉公、不谋特权、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革命精神教育和感染了子女和年的一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