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府谷 > 风土人情 > 正文

府谷山曲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26 09:04:07  作者:   编辑:赵云锋


府谷山曲的内容以表现当地农村生活生产情况为主。其中,反映反封建,争取爱情自由占较大比例。如:《走口外》、《瞭妹妹》、《为朋友》、《想亲亲》等;反映社会黑暗、苦难生活的如:《转山头》《调兵》等;反映生产劳动的如:《栽柳树》、《掏苦菜》、《拉骆驼》等;反映民俗故事的如:《仙女下凡》、《四大对》等;反映青楼歌女、尼姑之苦的如:《吃醋》、《思凡》、等;反映货郎、挑夫的如:《卖碗》、《卖菜》、《钉缸》等;反映四季花木的如:《对花》、《散花》、《观花》等。其实不论是哪种内容,都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传承脉络

清末至民国年间有丁怀义、丁银荷包、蔺铁、孙银鱼、王宝儿、苏三根、苏应祥、白百家保等第一代。贺二蛇、杨臭、杨怀银、柴根、陈继业等为第二代。其中在世的己逾八十高龄.为数一、二。上世纪上叶,有李春香、张三罗、史憨田、李桂英、李登峰、柴俊娥、苏林、杨占海、贺巧则、苏彦明(已故)、韩娥女、王秀英、王斌(已故)、甄清、赵才旺(己故)、史外、段智红,李勇芝等为第三代。其后至今有武玉英、邬果英、安桂清、孙飞、谭二郎、李三罗、史建林、淡鸡换等为第四代。齐秀云、赵玉莲、王喜琳、柴希、张富奎、王向荣、赵金玲、杨树山、王二憨、刘俊华、王翠华等为第五代。苏培锋、王忠义、尤候和、高巧萍等为第六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