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2016085328J/2024-00008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 | [ 发文日期 ] | 2024-03-06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府谷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 |
府教体发〔2024〕31号
各中小学:
现将《府谷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考核方案(试行)》印发你们,请结合本校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3月5日
府谷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考核方案
(试行)
为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和《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规范心理健康教师考核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对象
全县中小学在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二、考核待遇
全县中小学在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即小学、初中、高中(含职中)分别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1500元和2000元的标准核定。
三、考核内容
(一)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准入资格
1.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具备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2.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认真履行心理健康教师职责,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
(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开展情况
1.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班每两周至少1个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用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戏剧、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止学科化倾向。
2.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对特殊学生群体要重点关注,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辅导策略,为其提供专业的教育引导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可视学生数量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开放时间。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均应开放,课间、课后等非上课时间应有一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心理辅导档案齐全。
3.加强日常预防工作。建立高危学生“一生一档”预警机制和“一生一策”分类干预制度。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家长进行密切沟通;或根据情况及时将其转介到相关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诊治部门,并做好协同合作、回归保健和后续心理支持工作。
4.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积极承担学校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职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每学期专兼职心理健康老师至少开展师生心理健康全员培训一次,且培训档案资料齐全(有方案、有讲稿、有过程性影像资料)。
5.指导学校开展家长学校工作。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服务,并为学校所在的社区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6.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年面向本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
四、考核办法
1.心理健康教师考核由教体局组织,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暨学期督学责任区工作检查中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项考核。
2.担任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以班主任工作量考核,不再重复进行考核。
3.一年内(两学期)能够圆满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任职未满一个学期,但因产假、重大疾病等其它客观原因无法坚持工作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按学期考核,考核合格的,按合格等级发放一定比例的考核金。
4.考核实行等级比例控制,优秀等级数不超过心理健康教师总数的20%;良好等级数不超过心理健康教师总数的60%;合格、不合格等级数控制在心理健康教师总数的20%。
五、考核程序
1.心理健康教师资格审核。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学历和相关资格证书、专业培训情况等进行审核。
2.听课。深入课堂观摩心理健康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内容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实效,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3.查阅相关教案、活动记录。根据学期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查阅相关教案、活动记录。实地查看心理咨询室制度建设、设备配备以及活动场地,查阅咨询室相关工作记录。
4.心理健康满意度测评。组织部分师生对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六、相关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措施。各校要优化过程管理,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2.强化思想认识,建强专业队伍。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新聘用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原则上应持有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应配备至少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校均配备至少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3.强化结果运用,突出正向激励。各学校要坚持目标导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激励机制,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严格人事和财务制度,确保心理健康教师待遇落到实处,切实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激发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热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