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索引号] 11610822MB2A131703/2019-00172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府谷县乡村振兴局 [ 发文日期 ] 2019-09-04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府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府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府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为县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中省市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参与草拟全县扶贫开发政策、规章、制度,组织开展贫困影响评估,拟订扶助补偿办法。

(二)组织识别扶贫对象,并对扶贫对象实施动态管理。

(三)编制全县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拟定各镇、农业园区、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四)负责组织开展专项扶贫工作。拟订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搞好全县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的备案,指导、监督检查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

(五)负责协调指导行业扶贫工作。组织指导行业部门编制行业扶贫规划和计划,督促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和项目,组织对行业扶贫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六)负责全县社会扶贫工作。联络市县部门单位在府定点扶贫工作;组织协调县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驻府单位(部队)开展帮扶工作;组织动员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指导协调全县驻村扶贫工作;负责全县扶贫开发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招资引商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

(七)负责全县扶贫开发调查研究、统计监测、信息宣传和全县扶贫干部培训工作。

(八)负责全县扶贫开发督查、督办、考核工作。

(九)承担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十)承办县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2018年是扶贫改革40周年,也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更是我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落实中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1234”目标任务开展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重实效,确保了剩余的3个贫困村(麻镇杨家峁村、埝墕村,赵五家湾粉房沟村),180户553人贫困人口全面稳定脱贫。为“挖掘府谷脱贫攻坚新亮点,打造府谷脱贫攻坚新特色,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基本情况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全县总土地面积3229平方公里,辖14镇、2个农业园区,7个便民服务中心、207个行政村,总人口24.78万人,农业人口22.22万人。

截至2017年底,全县仍有3个贫困村,在册贫困人口2335人,贫困发生率1.05%。其中,因病致贫413人,占17.7%;因残致贫人口647人,占27.7%;低保人口535人,占22.9%;五保人口1218人,占52.2%; 65岁以上贫困对象927人,占39.7%。

2018年脱贫553人,退出贫困村3个,贫困发生率降至0.8%;2019年计划脱贫280人,预计贫困发生率可降至0.6%。2020年计划脱贫1394人。

(二)工作成效

1.年度减贫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2018年退出贫困村3个(粉房沟、埝墕、杨家峁),贫困户180户、553人,涉及易地扶贫搬迁125户389人,现已全部入住,达标率为100%;涉及危房改造12户,已入住12户,入住率为100%;安全饮水达标率为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参加新合疗和大病保险户数比例为100%。现已严格按照户退出程序全面完成贫困户退出工作,并在系统内标注完成,共计标注脱贫户180户553人。3个计划退出村的路、水、电、标准化卫生室达标率为100%,集体经济组织、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现已严格按照村退出程序完成了3个村的退出工作,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经核实,该县2018年不存在错评户、漏评户,无新增、返贫人口。2018年在册贫困户因嫁娶、迁户、新生、死亡等情况增加2人,减少31人。

2.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工程进展情况。2017-2018年,累计安排3116.7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工程,其中硬化道路50.319公里,安排资金1067.5万元;新建、维修库坝9处,安排资金130.48万元;人饮改造30处,安排资金521.7万元;土地平整1355亩,安排资金312万元;农村集贸市场等7处,安排资金167万元;村级活动室、老年幸福院、村卫生室等22处,安排资金360.12万元;安排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资金557.9万元。

(2)深度贫困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聚焦特殊贫困群体的指导意见》,按照中省有关聚焦特殊贫困群体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划定了特殊贫困群体三类人群(老年贫困人口、重度残疾贫困人口、患重病贫困人口)。对标特殊贫困群体倾斜政策,我县安排专项资金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采取落实委托照料的办法,按照每人每年1000—3000元的标准,由乡镇具体组织实施到位。同时,结合行业脱贫政策,积极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6.608万元,扶持1689人特殊困难群体(其中因病致贫423人、因残致贫257人、贫困老年人1009人)。

(3)激发内生动力情况。出台了《进一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指导意见》,全面推广“扶志六法”,强化典型引领,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艰苦创业的思想,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信心。通过“村规民约”、道德讲堂、新民风建设等,持续开展“明理、感恩、诚信、自强”教育,倡树新风、破除陋习,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开设道德讲堂290次,参与101982人次;开展道德评议247次,参与60211人次;设立红黑榜94个村,张榜公布194次;评选诚信村民128次,参与5846人,表彰456人;开展文艺下乡278次,参与146948人次;推广传世家训2922条,修订村规民约1295条,覆盖115个村;规范红白理事节约费用143.8397万元,覆盖村,104个;建立爱心超市12个,覆盖贫困村12个,覆盖比例100%;创建文明家庭244个,开展乡贤评选298个;设立孝道基金300万元,评选孝子152人,孝媳140人,评选孝顺家庭112个,表彰求助人次39人,奖励14.52万元;开展法制宣传教育120次、参与16800人次;开展贫困户培训213次,参与3569人次;评选表彰模范脱贫户28户。同时,积极开展10.17国家第五个扶贫日“扶贫路上·携手同行”系列宣传活动,成功上演一台扶贫专题晚会,举办脱贫攻坚主题摄影展,开展“我脱贫·我光荣”脱贫示范户评选活动,县扶贫办联合工会、团县委、人社局、金融办等单位在河滨公园进行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活动。中央媒体报道我县脱贫攻坚信息7次,省级媒体报道我县脱贫攻坚信息43次,市级媒体报道64次。

(4)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情况。一是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明确细化、压紧压实县镇村三级的主体责任。各镇、农业园区、便民服务中心,县级“八办两组两保障”牵头单位与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所有村两委、与各镇、农业园区、便民服务中心党委政府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二是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经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安排,累计开展了专项督查督导10余次,强力提升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水平与质量。三是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了《府谷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并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全面推进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县纪委针对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立专项督查组开展督查工作。2018年1-11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3件,运用“第一种形态”给予组织措施处理22人,“第二种形态”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国务院大督查“我为大督查提建议”活动 ,反馈我县5条网名留言,现已全部核查完毕,并向建议人进行了回复,取得了网民认可。2018年县级表彰脱贫攻坚先进单位10个,省、市、县共计表彰扶贫干部46名,提拔乡科级干部3人。

(5)数据信息基础工作情况。一是开展动态调整,确保识别精准。按照省办统一要求,全面摸排贫困户情况,严格识别标准和“两评议、两公示、一对比一公告”程序,开展即时识别工作,确保识别精准、应纳尽纳。二是强化精细管理,确保退出精准。进一步核查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危房户、重病户、残疾人户、独居老人户、无劳力户等重点群体。综合判断贫困户脱贫稳定性,按照贫困户劳动能力的强弱,对其贫困状态进行综合研判。三是注重因户施策,确保精准帮扶。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了户户有方案、人人有措施。四是整理完善档案,夯实工作基础。按照脱贫攻坚资料档案的相关要求,对所有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确保各项档案收集完整、归档准确、整理规范、安全保管。

(6)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调整优化了四支队伍,分别从县级部门、单位选派6名年轻优秀干部到2018年计划脱贫出列的3个贫困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并要求派出单位和派入单位进行双向管理,严格执行贫困村“四支队伍”管理考核办法。整合健全“四支队伍”,将12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级“两委”班子整合为脱贫攻坚工作队,由所在乡镇统一管理,并成立临时党支部。乡镇抽调一名副职(片长)担任“四支队伍”总队长,下派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四支队伍”临时党支部书记。实现了每个贫困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驻村工作队、一个帮扶部门(单位)、一户国有企业帮扶、一户民营企业帮扶、派驻一名第一书记的“六个一”帮扶工作网格化管理格局。全年共举办“四支队伍”培训班5期,培训人次968人,培训率达100%。全县各级各部门累计培训51次,培训干部3328人次。通过培训,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各级扶贫干部的履职尽责能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全县1636户贫困人口,12个贫困村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全县1103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其中县处级领导40名参与了帮扶工作。

(7)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情况。2018年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投入8257万元(其中:中省资金1667万元,市级资金790万元,县级资金5800万元),截止11月底,各扶贫资金使用单位累计支出6799.81万元(其中中省资金1389.73万元,市级资金486.1万元,县级资金4923.98万元)。县扶贫办根据中省市有关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文件精神,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行业主管部门审核、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建立了2018-2020年三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实施项目进行了促贫带贫成效评估。项目实施按照行业部门、委托乡镇、扶贫办三个层面具体实施,由发改、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并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

(8)社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优化调整全县驻村帮扶力量,全县驻村帮扶单位共投入产业培训项目资金236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金98万元。

企业帮扶方面。2018年,全县国企、民企积极行动,从环境整治、村容村貌、产业帮扶、基础设施、以购代销、就业帮扶、走访慰问以及现金资助等多方面入手,累计帮扶和已达成帮扶意向共计483.398万元,有帮扶意向的65.4335万元正在协调对接中。

“互联网+”社会扶贫方面。截至11月底,我县社会扶贫网累计注册爱心人士42029人,累计注册贫困户7436人,注册各级管理员累计280人。物品需求6215条,对接成功4072条,对接成功率65.52%;资金需求737条,对接成功509条,累计捐赠资金130510元,对接成功率69.06%。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方面。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培训贫困地区青年人才112人次,资助贫困留守儿童44人,资助资金2.8万元,动员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一线50人次; 三秦巾帼脱贫行动参与行动实体数量10家,带动贫困人口96人次;工会助力脱贫攻坚培训57人次,帮扶贫困人口47人;工商联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66家企业帮扶58个村,带动贫困人口1411人,投入帮扶资金2849.19万元;其他形式帮扶投入资金41.99169万元,贫困户258户。

(9)问题整改情况。中央考核反馈问题4条,全部整改完成;国家督查巡查反馈问题7条,正在整改中;九三学社民族监督调研反馈问题13条,全部整改完成;省级调研督查发现问题25条,全部整改完成;市级交叉检查反馈问题6条,全部整改完成;各类审计发现反馈问题10条,全部整改完成;其它各级各类反馈问题102条,全部整改完成。

3.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一年来,全县通过“八个一批”措施,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稳定实现年初既定目标任务,完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1)产业扶贫布局全面优化。2018年我县以大农业“三个万亩”和“四个千亩”示范推广种植项目为重点,以特色优势种养加产业为互补,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多样化的产业脱贫发展模式,产业项目范围广、种类多、力度大,便于贫困村户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行选择。

“三个万亩”“四个千亩”特色种植业和畜牧等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建设优质糜子基地、优质谷子基地、优质中药材基地各10000亩。完成马铃薯原种繁育项目2000亩,山地苹果种植基地1000亩,优质绿豆基地2000亩,红葱示范种植基地2000亩。发展特色肉羊养殖业,购买发放优质肉绵羊3720只。开展新兴经济林建设,引进推广花椒、核桃、山地苹果等特色经济林,优先向贫困村倾斜安排,对实施的贫困村给予技术支撑,并通过项目带动,培育专业合作社以及林业大户开展新兴经济林果加工、销售;开展红枣、海红果等经济林低改项目扶贫,实施红枣降高塑形200亩,山杏、海红果低产改造500亩,项目中将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纳入实施范围。

积极开展“三变”改革,截至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成立199个经济合作社,全县12个贫困村,其中5 个以行政村进行了注册登记,5个村所辖村民小组全部进行了注册登记,1个行政村所辖部分村民小组进行了注册登记。全县参与改革农户13922户42084人,注册登记集体资产总值2522.156779万元, 已注册登记经济合作社农户入股资金共411.43044万元,土地经营权入股面积140149.2亩。

安排50万元用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促使其通过与贫困户签订产、购、销、租、雇佣等合同,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市场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贫困户340户。组织11个农业科技单位帮扶12个贫困村,组建一支科技扶贫工作对。抽调20名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对2018年退出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落实全县273户产业扶持户中长期产业项目政策。

(2)就业创业脱贫方式全面拓宽。通过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帮扶了438名贫困劳动力,其中转移就业55人(任务50人)、自主创业12人(任务10人)、公益专岗安置26人、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210人(任务209人),政府公益性岗位安置40人、通过社区工厂引导就业22人,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2人。为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4000元,为5人发放转移就业交通补贴2188元,为2人发放培训生活与交通补贴2550元,为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社区工厂)发放补贴约3.55万元。

(3)安全住房全面保障。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667户1805人任务,并全部入住,其中今年减贫计划的125户389人易地扶贫搬迁达标率为100%;今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262户,其中C级改造户为26户,D级改造户为236户。其中今年拟脱贫危改户12户已全部入住,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其余250户按照要求已完成竣工验收,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户,累计拨付747万元。

(4)生态脱贫全面推进。2018年聘用生态护林员65名,工资已发放至11月底。落实贫困户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1387亩,涉及568户贫困户,合计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8031万元。落实贫困户退耕还林政策,向粉房沟等8个贫困村安排退耕任务7418.5亩,涉及全县贫困户44户95人,403.5亩。

(5)金融扶贫加速推进。坚持贫困户自愿基本原则,坚持“户用户贷户还”方向,把金融扶贫、互助资金与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等相结合,大力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其中互助资金方面,全县共有村级互助资金协会18个,其中12个贫困村全覆盖,累计注册资金达946.37万元,入户农户1279人,累计发放1154.95万元,受益群众1282户;扶贫小额贷款放面,全县累计投入小额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由县农商银行开展贫困户小额信贷业务,截至11月底当年累计发放小额信贷875.16万元,受益农户218户。

(6)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全面完成了贫困退出义务教育有保障核查认定工作,全县有建档立卡学生1368人(其中学前教育171人,义务教育802人,普通高中213人,大学教育132人),入学比例达到100%,辍学率为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68人,为1059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784.6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38名,贷款金额27.24万元),确保“应贷尽贷”。积极开展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投入40.55万元,共计资助102名贫困大学生。积极开展高校结对帮扶工作,建立了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组建了一个专家工作站,共计开展专题培训5次。

(7)健康脱贫全面兑现。今年,我县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的贫困人口3827人,已全部参合参保。开通并优化26个“一站式”服务窗口。目前,合疗报销1340人次,655.19万元,民政报销2288人次,89.39万元,市大病报销181人,126.94万元,兜底救助335人,74.44万元。通过“四重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合规费用报销达80%以上。贫困人口大病救治人数52人,救治率100%;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人数1120人,签约率100%;符合重症兜底保障的人数87人,全部落实救助保障政策。12个贫困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实施“三二一”帮扶工程,累计接受三级医院24名专家对医院进行多方面帮扶指导;派出158名县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24个镇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派出12名县级中级职称以上专家一对一帮扶12个贫困村卫生室。

(8)社保兜底扶贫全面提高。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目前,全县在册贫困人口中农村低保对象447人、农村五保对象1086人。对1214户1335名特殊贫困人口,运用低保、五保、孤儿保障等手段进行兜底。实施分类施保。开展了全县7类对象共2113人的农村低保分类施保,保障标准上浮20%—70%不等,增发保障金403万元。实施减退帮扶政策。对2017年脱贫但收入尚不稳定,且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17户37人实施减退帮扶,按照原政策原标准继续享受12个月的农村低保。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已完成6377名残疾人上半年“两项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支出271.7万元。12个贫困村爱心超市全面运行运转正常。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包括本级及所属下级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1

府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本级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31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31人;实有人员36人,其中行政25人、事业11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13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6114.06万元,2018年度支出总计6114.064万元。2017年总计1040.94万元。2018年较上年收入增长5073.12万元,增长487.36%,增长原因主要是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增加。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本年度收入总计6114.06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3.本年度支出构成情况。

本年度支出共计6114.0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15.56万元,项目支出5598.50万元。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计6114.06万元。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总计6114.06万元。

2017年收入总计 1040.94万元。2018年较上年收入增加5073.12万元,增长487.36%,增长原因是2018年扶贫项目资金增加。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按功能分类支出6114.06万元。其中行政运行515.5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5598.5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按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类:工资福利支出300.78万元,其中基本工资支出118.98万元,津贴补贴129.86万元,奖金39.55万元,住房公积金12.3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9.40万元,其中办公费支出28.36万元,印刷费支出1.40万元,水费0.76万元,电费0.87万元,邮电费0.04万元,取暖费4.10万元,差旅费7.40万元,物业管理费0.82万元,维修(护)费0.70万元,公务接待费0.12万元,劳务费2.10万元,他交通费用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0.7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65.39万元,退休费97.87万元,抚恤金27.48万元,生活补助26.76万元,奖励金10.31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97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 3万元,2017年“三公” 经费支出 3万元,2018年比2017年减少0 %。具体情况如下:

2018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万元,包括车辆购置费 0 万元,车辆运行维护费2万元。2017年末公务用车0辆。2017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万元,2018年比2017年减少0%。

2018年公务接待费1万元。2018年度公务接待累计 8 批次,96人。2017年公务接待费1万元,2018年比2017年减少(增加)0%。

2.培训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无培训费支出。

3.会议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无会议费支出。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文字说明本部门2018年度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18年本部门对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 5598.50万元。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机关运行经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水费,电费,采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其他交通费用等支出共计49.40万元。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计15.30万元,2018年比2017年增长34.10万元,增长222.88%。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经增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部门2018年无政府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0辆;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2018年当年购置车辆0辆;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5.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附件:府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2018年部门决算公开报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府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府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运维电话 0912-8712234

备案编号:陕ICP备06007169号

网站标识码:6108220006

陕公网安备 6108220200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