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服务 >  教育信息 >  正文

索引号 xzfzzjgjyj-jyxx-2017-0020 发文字号 府教发〔2017〕59号
成文日期 2017-04-24 发布日期 2017-04-24
标   题 关于印发《府谷县教育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机构 教育和体育局 公文时效 有效
关于印发《府谷县教育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府教发〔2017〕59号

关于印发《府谷县教育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学区(校)、幼儿园,局属各单位:

现将《府谷县教育扶贫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府谷县教育局

2017年4月17日

府谷县教育扶贫实施方案

为扎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改善贫困乡村教育发展环境和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根据《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 陕西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教育财发〔2016〕29号)和《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教育脱贫工作联席会议纪要的通知》(陕扶办会字〔2017〕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我县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绿色、和谐”幸福府谷的决策部署和“追赶超越”总体目标要求,紧紧抓住机遇,创新扶贫机制,优化扶贫资源,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强民、技能富民、资助惠民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按照定人定向的原则,对全县贫困家庭学生构建精准到户、到人的扶贫工作体系,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从幼儿入园到高中(职高)毕业始终采取全程追踪、教育,实行减免学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给予生活补助等政策,对考取和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按奖、贷、助等政策给予多元资助,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主要任务

(一)切实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1. 提高控辍保学认识,做好政策宣传。要充分认识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控辍保学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抓严、抓细、抓实,防止在校学生流失;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强化社会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重视控辍保学工作的氛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2. 建立控辍保学体系,落实工作责任。一是明确控辍保学工作的主体责任。学校是控辍保学工作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学校要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责任,建立起校长包全校、中层领导包年级组、班主任包班级、科任教师包学生的四级包保体系。二是健全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长效机制。实行依法控辍、行政控辍,各学校负责人要和教师、学生家长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夯实工作责任,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教育局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作为评价各镇政府、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责任区督学检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校长教师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

3.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抓实过程管理。一是严格学籍管理,规范网上操作。严格实行中小学学生转出、转入、请假、休学、辍学实行报告制度,确保每一名学生就学去向明确。二是全面掌控,开展专项摸底。要深入开展大家访活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开展专项摸底。三是采取措施,做好劝学工作。对通过反复家访、劝学仍未返校的学生,学校领导要与有关责任人员(包括村干部)共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开展劝学工作;经说服动员无效,确认学生已经辍学的,学校要在一周内弄清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去向,及时登记、书面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并协调当地人民政府对其父母或监护人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返校就读。四是突出重点,关爱弱势群体。要进一步做好留守、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服务工作,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同等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立详实完备的留守儿童和“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与监测。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全部入学。

(二)大力实施精准资助

1. 认真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一是要监督和落实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对贫困幼儿实施生活补助。二是严格义务教育阶段的“零”收费政策和营养餐计划政策。给予义务段学生免除课本费、作业本费、教辅资料费,对寄宿生实施生活补助,为一、四、七年级学生免费提供校服;三是继续实施高中段学生“三免两补”政策。给予高中段学生免除学费、杂费、课本费和教辅资料等费用,对寄宿生实施生活补助。

2. 精准资助建档立卡学生。建立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库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包括学前、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资助子系统,学前、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数据直报系统)。资助信息和学籍信息一致,要填报及时、完整、真实;重视学生信息安全工作,建立有效机制防止资助信息泄露现象发生。掌握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信息,摸清贫困原因,给予优先资助,并享受最高级别资助,确保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资助全覆盖。

3. 规范资助管理程序。一是规范制度管理。全面落实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安排专门人员全程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制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制止出现擅自降低标准、缩小范围、改变对象、变更用途等现象。二是规范资助程序。开展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流程宣传,依据各项政策要求,规范各类资助项目申请、评审、公示、发放(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等环节。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建立专账管理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严禁出现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抵扣、拖延支付等违规违纪现象。

4. 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一是实施学前三年贫困幼儿生活补助。学前三年贫困幼儿补助面为在园幼儿的20%,标准每生每天3元,一年按250天计算。二是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天4元,一年按200天计算;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一年按250天计算。三是落实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的国家助学金政策。普通高中资助面为30%,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按贫困程度分为“特困”和“一般困难”两档,特困每生每年2500元,一般困难每生每年1500元;中职学生资助面为一二年级在校生的20%,每生每年2000元。

5. 实施好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全面落实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到应贷尽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惠民政策知晓率,真正让党的惠民政策在阳光下运行,惠及更多的优秀学子。

6. 动员争取社会资助。积极争取教育基金、企业或社会爱心人士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展各类救助活动,倡导社会捐资助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中小学困难家庭学生排忧解难。

(三)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1. 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水平;整合改造现有小规模幼儿园,扩大园均规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机制。组织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县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9%,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98%,公办园占比达到78%以上。

2. 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和国家办学标准,积极推进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科学,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距,保障学生免试就近入学需要。到2020年,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100%;初中入学率保持在100%,巩固率达到99%,升学率达到99.5%以上。加快贫困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指导“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强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

3. 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加快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到2020年,创建省级示范高中1所,高中(包括职高)教育阶段毛入率达到99.6%。二是完成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切实发挥职教中心的统领作用。建设1个水平一流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和4个省级以上的重点骨干专业;创新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聘用办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着力培养10到15名学科带头人;深化产教研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到2020年,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比例更趋合理,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1. 有效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积极争取特岗教师计划和农村人才振兴计划等多种招聘政策。逐步建立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规范招聘条件和程序,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优先补充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新招聘教师优先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为农村学校持续输送优秀人才。

2. 有序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段教师的统筹管理,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按照府谷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师校长在县域内城区学校之间、城区和农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到2020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段教师“县管校聘”。

3. 职称评聘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严格落实省、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职称评审中对农村教师不作外语、计算机成绩(外语、计算机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的,应有在乡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

4. 全面提升农村教师能力素质。提高农村教师培训效益。大力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按照农村教师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和学科名师的培养。积极鼓励农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积极争取“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支持农村教师校长培训。

5. 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制度。要严格按照《府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府谷县财政局关于印发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实施意见》(府人社发〔2015〕199号)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依法依规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并逐步提高。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关心和爱护贫困家庭教职工。

6. 积极宣传乡村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结合“晋绥儿女支持老区教育奖”和乡村教师从教30年和20年的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开展“最美乡村教师”和府谷好教师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广大乡村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并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五)强化职业培训,助力精准扶贫

全力发挥县职教中心的职能作用,继续落实好装载机、挖机、铲车培训、残疾人创业培训、建筑工人岗前培训、进城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家政服务培训等项目,做到精准施策,多点培训,力争让每个精准扶贫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得到职业技能培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确保真正实现“培训一人、成才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全力打造“造血式”扶贫新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工作由府谷县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负责。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成立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责任落实到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具体抓,全方位开展督查活动,确保教育扶贫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二)健全信息台账。各学校要认真组织调研,摸清本学校辖区内贫困家庭学生,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料库,详细登记其家庭、个人信息,健全相应资料。确保不漏一所学校、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贫困学生个人落实具体的帮教帮扶和资助措施,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强化经费保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精准扶贫经费投入。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完善教育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全面推行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加强绩效考评,提高资金效益。定期开展审计监督,拓宽监管渠道,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教育扶贫资金的行为,确保教育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四)落实信息报送机制。各单位要将学生资助工作年度计划、宣传方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基本信息按时报送到教育扶贫办公室;每学期开学后,按要求将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统计表、在校学生变动情况统计表等相关表册报送至县教育督导室;每季度将控辍保学情况向教育局基教股办公室书面汇报。

(五)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微信、宣传画、宣传横幅、板报等各种载体,加强对教育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的舆论宣传,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营造我县教育扶贫的良好舆论氛围,使政策执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

(六)注重考核评估。建立教育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对扶贫工作的实施措施、实施进展、实施成效进行季度督查、年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对各学校的年终评估,确保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