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提案建议 >  正文

索引号 xzx/2022-00008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22-05-13 发布日期 2022-05-13
标   题 关于促进我县沿黄旅游发展的建议
发布机构 府谷县政协 公文时效 有效
关于促进我县沿黄旅游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王小平

承办单位:文旅局

案 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理念形象地总结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前,我县沿黄文化旅游多点发力,起势很好,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但总体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统领,协调机制不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文化挖掘不深、文旅融合不够,黄河沿线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明显的彰显,“黄河旅游”品牌化、国际化程度低,破坏环境等违法现象依然存在,沿黄生态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尚待创新和健全。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县全面加强沿黄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摸清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建设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努力实现我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是充分挖掘资源,打造沿黄旅游重点项目。进一步深挖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我县作为陕西历史文化名城、黄河“金三角”、革命老区等品牌优势,以富有地域特色的黄土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为抓手,推进保护二人台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府州古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打造独具我县特色的沿黄文化景点项目;狠抓沿黄路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覆盖黄河流域的绿色网络和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多与沿黄市县加大交流合作,实现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谋划、齐抓共管。加大政策集成和资金支持,完善黄河沿线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文旅创新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二是加强舆论宣传,加大创新力度。切实把沿黄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沿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力量,深入开展沿黄旅游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普及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知识的活动,牢固树立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全面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加快沿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的文化创意开发,让海红果、黄米等地方土特产经过打造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是加大黄河水域及孤山川流域河道水污染治理工作。以维护和修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重点,加强黄河流域原生态植被的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突破生态文明建设难点。重点解决由工业、农业、人畜粪便等造成的河道水污染问题和黄河水域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快河道治理力度。严厉打击恶意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对违法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严打击、重处罚。加紧黄河流域主次干道、高速公路两侧的生态修复,出台系统的流域管理制度。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总体规划,将沿黄文化旅游发展作为专题内容,统筹环保、防洪与旅游,注重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相融合、相衔接,串联沿黄特色文化,打造扶贫脱贫致富带(农家院)、文化旅游观光带、特色产业发展带和沿黄生态城镇带,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以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抓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母亲河、幸福河。

办理情况:

王小平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县沿黄旅游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以“全域化、优质化、特色化、人本化”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我县努力将沿黄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和惠民富民的幸福产业。

首先,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挖掘府谷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禀赋,建设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大力推进“旅游+”,统筹推进项目带动、产业融合、系统营销、服务优化、公共配套五大体系建设,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监管体系,营造宜居宜游的城乡环境,充分展现府谷旅游的特色和魅力,使旅游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其次,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力度,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深化放管服供给侧改革,强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到2025年,争取创建2个国家4A级景区,使得黄河沿线系列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第三,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充分发挥府谷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资源优势,加快神龙山、木瓜园堡、沙梁古镇、高寒岭景区创建。整合黄河沿线旅游资源,推进黄河入陕第一湾、鸡鸣闻三省、龙舌湾、犀牛峰、李家大院、黄河秦晋大峡谷、五虎山、神龙山、白云乡古渡、乌龙山、郝家寨旅游度假村、石马川大峡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第四,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项目。以府谷“一馆四址”(府谷县红色文化博物馆、哈镇抗日革命旧址、碛塄王家坬革命旧址、木瓜榆家坪革命旧址、五虎山革命旧址)为重点,发展复合型、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将革命传统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等与府谷民俗文化相融合,创建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提高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五,建设一批低空旅游体验地。加快建设府谷县通用机场和低空飞行服务站。在黄河沿线、长城沿线等区域加大航空主题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建设一批低空旅游示范基地。

第六,构建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围绕全县旅游业发展布局,加大交通服务保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推动府谷县机场项目建设,提升沿黄公路等级,新建、拓宽景区道路,加大城市客运对旅游交通的服务保障,加快开设重点景区专线公交,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开设长城廊道旅游专线、沿黄旅游专线,形成旅游交通大环线。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完善旅游交通指示标识体系。

第七,完善旅游集散与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咨询、惠民便民、安全保障等服务网点,实现旅游城市、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咨询服务全覆盖,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安全、气象、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

第八,改造新建旅游厕所。将旅游厕所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到2025年底,全县旅游景区、旅游公路沿线、城市旅游区、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旅游村镇内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在重要旅游活动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加强厕所新技术应用,全面开展文明用厕宣传教育,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  

第九,推进住宿业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鼓励发展商务、度假、康养、会议等特色主题酒店和生态庭院式绿色酒店,支持短租公寓、特色民宿、帐篷露营等住宿新业态,形成以星级饭店为引领,主题酒店、精品酒店、旅居客栈、特色民宿为支撑的完整住宿体系,带动旅游品质提升。

第十,加快构建集旅游公共服务、市场推广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网络服务体系,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平台,完善数据分析、经济核算、智能管理功能,提升游客流量管控能力。全县A级景区、星级饭店、集散中心等主要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健全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等智能化服务。加强旅游服务信息推送,加快推进高星级饭店、精品酒店和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智慧入住、入园。完成旅游景点录入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携程网、去哪儿网。建立融入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旅游导览系统,将府谷打造成为集智慧导览、智慧营销、智慧支付、智慧管理等多项智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旅游目的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