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甫镇位于府谷县东部,距县城39公里处的黄河岸边,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还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悠久的历史文明,具有“金黄甫”之美称。近年来,黄甫镇紧紧围绕建设三大战略目标,以“着力转型升级发展、着力民生优先、着力镇村一体、着力项目带动引领”为主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各项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现在,随着皇甫川工业园区的设立和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地,这里也实现了从纯农业乡镇逐步向工业大镇转型的历史性蜕变,“以园区带动产业发展”成为全镇工作的主攻点和突破口。
全县“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黄甫镇如何进行新一轮谋划布局?企业家对转型升级有哪些好的建议、意见?领导干部对“转型升级、助推发展”又有什么看法?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我们政府网站采编人员深入黄甫镇,实地了解和倾听他们的心声,开启“转型升级、助推发展”大家谈系列采访活动的第六期。
转思路、转机制、转作风
黄甫镇党委书记马有林 府谷召开县领导干部大会之后,黄甫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开展“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安排,带着如何推进“三大任务”、“六个转变”的问题,通过学习、讨论、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活动。我认为,在黄甫镇率先转型升级可以说正当其时、势在必行,重点应做好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转思路、科学规划先行。“思路决定出路”,要实现转型升级,首先要努力寻求好的发展思路,引导企业和广大群众双双转型、双双升级,打造企业发展从“硬环境”向“软环境”转变。
按照“企业聚集、产业互补、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定位,综合黄甫地理、人文等现状,传承“金黄甫”古镇文化品牌,新建“黄甫社区”,在建筑空间、消费空间、经营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以黄甫古镇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基地”;新建“太家沟社区”,继续以海红果为主导产业,新增核桃等经济林种植,发展川道水浇地蔬菜种植,打造太家沟为核心的果蔬基地;新建“段寨社区”,利用黄河岸边成片良田有利条件,发展高产花生、糜子等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并延伸农业产业链,做大做强海红果、白酒、油料产业,打造以段寨村为中心的沿黄“特色高效农业基地”;新建“川口社区”,发展商贸、餐饮、金融等产业,完善学校、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经贸洽谈等社区服务功能,打造以川口村为中心面向企业的“生产生活服务基地”;新建“魏寨社区”,利用交通便利优势,发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保障入区居民就业的第三产业,打造以魏寨村为中心的“工业及物流商贸基地”;新建“秦寨社区”,发挥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建成镇(园区)财税、就业基地,打造以“3052”、大唐、华能项目为核心的工业集中基地。
二是转机制、推进管理创新。按照公共设施引导、居住规模适度、有利生产生活的原则和“镇区融合”的思路,加快镇村合理调整,推进农村社区模式建设;要争取上级简政放权,给予镇(园区)更大的管理权限和更广的管理范围,进一步完善镇(园区)机构设置;采取“向上争取一部分、财政拿出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向外引资一部分、民间筹集一部分” 多元化方式筹措吸纳建设资金;按照出资优先、有偿使用的办法,通过划定开发范围、规定使有年限等市场手段,吸引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来;要推进土地市场化,提高农村用地补偿标准,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化开发建设;简化土地征用手续,降低收费标准,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同时通过流动、组合、拍卖、出租、转让等方式实现土地高效流转;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依法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户口一元化管理,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政策,让改革的红利得到均等享受,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多渠道改善务工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
三是转作风、强化服务质量。刹“四风”,把好“三观”总开关,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说群众想听的话,干群众盼望的事,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倡“四德”,进一步实施道德提升工程,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为内容的社会公德,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做到“四个坚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勤政务实的政务环境,有效推动转型升级。
四个方面工作 促进转型升级
黄甫镇镇长胡晓旭 面对当前形势,怎样通过转型升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怎样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及如何构建村企和谐,是摆在我镇面前的最新课题。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的工作入手,促进黄甫镇跨越转型发展。
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切实保护群众利益,加强我镇农村社会管理,在推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验区的重大机遇,科学有序地按照“布局合理、产业集聚、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经济高效”的思路,设计完成了黄甫小城镇建设规划方案,并且综合我镇的地理、人文、经济等现状,按照项目推动发展、规划引领发展、交通为先导、多元化运营、发展依靠群众、创新双驱动的理念,坚持耕地不减、维护农民权利、群众自愿、“三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全镇划分为“五大基地”,通过这些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使群众在思想上转型升级,让我镇的经济发展的与老百姓的利益追求和谐同步,进而推进小城镇建设。
二、夯实责任、强力推进。切实提高群众根本素质,加强我镇农村社会管理,一是要求镇、村两级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能力。二是建立村级档案,多元化、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挥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致富能人、优秀企业家的作用,使他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是要依靠公众参与,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使村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转变作风、完善机制。切实建立保障体系,加强我镇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维护村集体、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形成科学有效的信访接待机制、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村集体利益分配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增进人民群众的生产安全感和生活安全感,使我镇的平安公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四、和谐村企、发展壮大。切实拓宽集体经济,加强我镇社会管理水平。一是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公益事业渠道,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二是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以工带农,以工促农,工农互进的思路,因地制宜规划经济增长方式和找出经济增长点,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构建村企和谐,努力营造你帮我、我帮你,村企相互帮的良好氛围环境,通过双百工程,3331扶贫工程等,为社会公益事业添砖加瓦;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将资金、技术、销售渠道有机统一,拓宽农民增收创富的渠道,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四是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按照“企业上山、群众下川”的思路,合理进行劳动力转移,同时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适当的解决村集体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
坚持断臂保命、谋求发展的思路 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林 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依托府谷丰富的煤炭资源,旨在打造以煤炭为原料的大型化肥生产基地。由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20万吨甲醇、2×50MW余热发电机组等项目,就是通过产业链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身就是一个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典范。截止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40多亿元,其中余热发电项目已投产运行,合成氨、尿素、甲醇项目联动试车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公司在项目建设上也遇到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银行信贷政策对民营企业信贷力度偏紧、大项目后续资金不足、企业融资难、成本过高、股东再投入困难等,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我认为,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在资金方面要给予一定支持,通过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争取信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同时在企业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截止目前,府谷还没有一条运送甲醇、尿素等资源的铁路专用线和站台,政府应加强交通道路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交通发展环境,进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在企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要实现配套转型,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区成立学校、医院等机构,解决园区职工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使职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建设中来。企业家要在思想上进行转型,坚持断臂保命,谋求发展的思路,进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调动企业各方面积极因素,利用现有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借鉴和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