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论语》选解(十五)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6-03-01 09:13:47   作者:蔺振华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它是儒家的原始经典。

《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心思想­——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是孔子全部理论的核心,是孔子心目中为人、处世、治学、为政的最高准则。所有关于“礼”、“乐”的规范,都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理想而服务的。《论语》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历史上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中国的历史上,再没有哪一部经典能对中国人有如此之大的影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至今仍然闪烁着穿透历史迷雾的智慧之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孔子富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礼治德政,为实现抱负,曾仕鲁,并周游列国,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它的思想不仅主导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远播海外,受到各国的尊崇。

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起源和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他们重在“社会的道德实践”,主要属于政治儒学,二是宋明理学,包括程(程颢、程颐)朱(熹)学派,陆(九渊)王(守仁)学派,还有胡宏、刘宗周为代表的另一个学派。他们重在“人伦的心性修养”,主要属于伦理哲学。

另外,有“现当代新儒学”之说,是指自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谓为新儒家三圣)以来,承接宋明理学,上溯先秦儒学,并对照于西方文化传统,面向现代社会,采用现代学术话语,整合重铸而开启了的新儒学传统,可以说是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②,谨③而信④,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⑤。”

——《论语•学而》

[注]

①弟子:一是指年纪小的人,即为弟为子者;二是指学生。

②弟[tì]:同“悌”。

③谨:谨慎,“行之有常”(朱熹注)。

④信:信实,“言之有实”(朱熹注)。

⑤文:文献知识,经典著作。

[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爱戴兄长,行为谨慎,说话信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剩余力量,就学习文献。”

[解]

这一章我们比较熟悉,它是《弟子规》的总纲领。一部《弟子规》就是以这段话贯穿下来的,列述弟子在家、在外、为人处世、成就学业等方面所应遵守的礼节和规范,可以说,是弟子修身成仁的指南。

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学文是孔夫子为弟子列出的七个学习科目。前六个是力行,用今天的话来讲是实践,后一个“学文”,相当于今天讲的理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此章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之道。即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注重其本质,注重其实践,着力于其德行的培养。作为一个弟子,在家要冬温夏清,晨醒昏定,尽心孝养父母;在外要谦和恭让,进退趋迟,切实恭从兄长;做事要慎言敏行,行之有常;说话要由中达外,发之信实;待人上,能够推己及人,博爱大众;交友上,能够明辨善恶,亲近仁者。如此久久行持,历事炼心,方能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说,行持这六件事,还有剩余的力量,就要学习文化。孔子所言之文,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等经典文献。这些经典是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依的理论和方法,是成圣成贤之道。行不离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就,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现在的教育,过分强调成才,忽视成人,与我国古代圣贤之道正好相反,如此能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吗?值得反思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