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树: 投身教育事业甘为老黄牛
——“学习身边标杆、实现追赶超越”系列报道之八






有这样一个人,他热爱教育行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锐意创新,为教育行业带来新风气新发展,他勤勉履职,心系百姓,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就是张怀树。
今年53岁的张怀树担任府谷县政协委员会常委、县招生办主任。参加工作33年来,先后在府谷县第二中学、教研室、教育局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九五”期间优秀教研员,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普及实验教学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榆林市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优秀提案委员……
完美主义者投身教育事业
说到张怀树,府谷县很多人都认识他,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温文尔雅,殊不知安静的背后却有着倔强的性格和不服输的闯劲儿。1983年榆林师专毕业后,张怀树被分配到府谷二中任教。“教育事业是我一生的选择,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从走上讲台那一刻起,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愧对学生,不愧对社会,不愧对人生。
短短四年后,他被调入府谷县教研室。2005年开学不久,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张怀树被领导找去谈话,领导说县上决定年内达到“陕西省中小学普及实验教学县”验收标准,接受省教育厅的验收,希望由他负责全县的“普实”业务工作。对工作从不挑三拣四的他当时便犹豫了,“我知道局里对‘普实’工作非常重视,但根据多年基层调研的印象,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基础设施欠账多,学校普遍不够重视,管理也不规范,要在年内达到省验收标准,时间紧,任务重,而自己又是中文专业出身,对实验教学不熟悉,弄不好会耽误工作的。”张怀树回忆到,经过反复权衡,这个重任还是被他扛了下来。
为了尽快熟悉实验教学工作,他不分昼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看书籍,学文件,上网搜索,请教省、市主管实验教学的专家及实验员,到临近的县考察“普实”工作,努力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为了了解基层学校的实验教学管理现状,他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中小学,每到一处,便直奔学校的实验室,查看实验室、仪器室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调查研究方式,使他对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情况了如指掌,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管理思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府谷县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顺利通过陕西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验收。
在长达20年的教研工作生涯中,他经历了“一无两有”、“普六”、“普九”等历次攻坚战,踏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多次参与、组织了“创佳评差”、教学大赛、论文评选等重要工作。他说,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是教育理论的普及者,教研员的事业在基层,课题、活动乃至成果要回归学校、回归教师。
“我觉得自己有强迫症,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心里总是不舒服。”张怀树笑着说。与其说是强迫症,不如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探索招生考试管理新路子
2011年,张怀树担任招生办主任。“中、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招生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却困难重重。”他说,自从上任后,各路亲朋好友都来“找关系”,“本来招生人数就是固定的,如果是靠关系进来一个,那么原本考上的学生就会被挤出去一个,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马虎。”他恪守本职工作,却被拒绝的人不理解,很多人说他顽固不化,甚至招来谩骂声,尽管如此,他也没有后悔,甚至还庆幸不会有人再去“烦”他了。
一次偶然,张怀树发现我县考务工作一直是延续前人的经验,并没有一套具体规范的操作方法,便开始着手研究,积极探索招生考试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并于2013年,亲自编写了《府谷县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工作操作规范》,对考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细致的规范要求,成为我县国家教育考试的培训教材,并被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全文转发,供全省各市县借鉴。为方便群众,他还创办了府谷招生考试网站、短信通知群发平台、招生考试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教育是头等大事,要让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掌握考试动态。”
在张怀树的努力下,我县招生考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年都被评为榆林市考风考纪建设先进单位。
心系百姓 建言献策
2007年,张怀树当选政协委员,在教育行业倾心尽力的他,在政协工作上也持续其一贯风格,接地气、针砭时弊、建言献策,每个提案的背后都有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深入思考。
教育问题是张怀树关注的焦点之一,经过走访调查,他发现我县城区各幼儿园、中小学普遍存在“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如三完小设计容量为24个教学班,容纳1200名学生,实际上却有47个教学班, 2950多名学生。又如按照国家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班额应该在45至50人之间,然而前石畔学校各教学班都在65人以上,最大的班达到80人。长期“超载”,导致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活动场地不足,功能部室短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从长远看,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调整,今后适龄少儿将持续增长。因此他提出了《关于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解决班额过大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使提案具有真正的内涵,关乎国家的未来、社会的进步,不为提案而提案”,是张怀树在做提案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每年全国两会结束之后,他就开始为下一年做提案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到相关行业进行调查等,这些都是他做每一份提案时所经历的步骤。
近10年来,他积极在我县教育、环境、文化等领域建言,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其中,《关于幼儿园配备保健医生的建议》、《关于鼓励和扶持高雅文化产业的建议》、《关于对城区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的提案》、《关于解决天化路交通巷拥堵问题的提案》等提案,得到广泛关注。
回首履职历程,张怀树感触良多:“我是真的用心在履职。”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其实,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