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标杆||任海荣:这个冬天不太冷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7-11-29 16:17:39   作者:李玲 孙艺宁   

标杆人物|任海荣:这个冬天不太冷

——“学习身边标杆、助推追赶超越”系列报道之三十四

“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干电工”,这句俗语曾让任海荣很不舒服。作为府谷县城供热管理站的一名专业电工人员,他用42年的行业打拼纠正这句俗语,诠释“热电工匠精神”。在县城供热管理站,他不仅仅是一名电工,更是一名供暖的“拆弹专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夏备冬战热力人”的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豪情万丈的“热力梦”,让我们在寒冬季节暖意融融。

电工组长初长成

记者采访任海荣时,他正在换热站检查设备,头发花白、身影瘦矮,提着一个破旧工作包,慈祥的脸上笑容满面,不善言辞的他看上去很羞涩。其实在此之前,记者几次联系任师傅采访,任师傅都忙得不得空,这一次还是在检查时抽空见了我们。

任海荣今年已经66岁,1972年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铜川煤矿的一名采煤工,后来自学考取《电工上岗证》,正式成为一名专业电工人员,1985年调入府谷氮肥厂一直从事电路维修,2009年进入府谷县县城供热管理站,2010年被任命为电工组组长。

不知不觉中,任师傅已经在电工这个行当成长了42年。回想起刚做电工的时候,任师傅说,日子很苦。刚开始他对一切是又陌生又好奇,然而好奇劲没过几天,就被电工的繁重压力“击败”了。“刚开始学习电工,有很多东西都弄不清,有时候甚至连强弱电都会弄错。”想起那段刚入门的岁月,任师傅笑了。

不过,年轻人的好记性和灵活的动手能力,让当年的任师傅很快就进入状态,掌握了操作要领,也能独立处理不少情况,慢慢地技术也越来越好了。当电工42年以来,任师傅也经历了行业的变迁与发展。他告诉记者,他们这一行业,技术革新非常快,所要学的内容也非常多。就拿使用工具来说,原先用电笔,后来用万用表,现在是钳形电流表,刚开始用时,任师傅坦言,还找不到感觉。“需要反复练习,多次实践才行。”任师傅说。这样的例子在任师傅的职业生涯中屡见不鲜。他经常白天工作,晚上研究图纸书。

面对自动化程度高、技术精密度高、科技含量高、种类繁多的新型电气设备让他深深感到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年龄已远远适应不了新技术的要求,担心自己在技术上落伍,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在工作之余经常学习大量有关与本岗位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为自己的工作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要学的还有很多。”任师傅感叹道。

随叫随到“电保姆”

2016年春节的时候,不少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气氛之中,可对于任师傅来说,即使过节也和平日里的每一天都一样,一个电话就出去了,到换热站点去维修了。像这样的事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发生,别人收假了还不能回归正常工作状态,任师傅却不用,因为所有假期他一直处于“备战”状态。“我们在供暖季是没有节假日和周末的,都是一个电话随叫随到的,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也不觉得苦和累。”任师傅笑呵呵地说。

提起供暖,当然离不开煤炭,离不开高温水,离不开又粗又长的管道。其实,供暖还离不开电。在每一个换热站,都有或大或小的配电柜、控制柜、电动泵,这些都和电有关。掌控不了电,稍有不慎,就可能埋下一颗炸弹,造成供暖不畅。电工,不能只是出事了才出马,而是时刻当一个“拆弹专家”。 城区供热站管辖了大约20个换热站,每个换热站都有和电有关的柜子。这些柜子,他四五天就要转一圈,巡视一遍,通过测温枪以及手感来了解各种带电设备的温度、声音和震动的频率,为机器把脉,排除了无数的“隐藏炸弹”。

作为供热站的一名电工,任师傅主要负责换热站的供电、配电以及电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让任师傅感到比较自豪的是,这么多年来,城区供热站的用电情况总体来说比较平稳,虽然出现了一些小的故障,“但我们所有的值班人员都认真负责地及时解决了。”因此,没有对整体的供热运行工作产生大的影响。任师傅说,之所以没有产生大的故障,得益于他们夏天的大检修与平时的及时维护。

有的时候工作环境特别恶劣,工作条件特殊,工作量巨大,尤其是在每年夏季检修和冬季供暖期,会有很多机电设备方面的新旧问题,而且技术难度也比较大,但任师傅每天都以饱满热情带着两名电工在十几个换热站里来回奔波,不断的改装、调试,总是能圆满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有时候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他知难而上,加班延点,每次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电气故障原因并及时进行检查整修,保障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转。有时候正在某个换热站处理故障,别的地方也相继发生故障,他依然耐心细致的逐一排查并处理。当年轻同事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需要他帮助时,他总是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尽其所能去帮助他人,受到了公司上下的交口称赞。

只想做个好电工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讲求实效是任师傅的一贯作风,他始终在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改革、不断总结创新,做到学以致用,改造了很多不合理或不安全的设备。他在维修设备的过程中,始终把“节约”放在第一位,总是把能修复的设备尽量修复,不能修复的设备拆了当配件使用,坚持“修旧利废”,“节材降耗”,同时利用自己的专长,修复了许多被认为报废的电子线路板、开关电子插件、各类开关综合保护装置等等。

“任师傅性格很好,从来也不发脾气,谁叫都很积极,我经常能在任师傅身上学到那种踏实做人、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任师傅的同事王亚军提起任师傅是赞不绝口。

累有所值。随便提到府谷每处的供暖设备,任师傅如数家珍,而长年累月的现场检修经验,使得他摸摸管子就知道温度对不对,不用图纸就清楚管道在哪里,哪里的水泵和管线最容易出问题——任海荣在心里面,给府谷县城的供暖系统画了张图。2014年——2016年度任海荣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有人说,任海荣这一辈子就是和修理有缘。可任海荣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是离不开这份钟爱的职业。也有人问任海荣:“你干了一辈子修理,脏和累不说,连一件干净的衣服都不能穿,你对当初选择的职业后悔吗?”任海荣只是淡淡地一笑说:“那有啥后悔的,啥活儿不都得有人去干,我只想做个好电工。”

就是一句朴实的话语和雷打不动的信念,让任海荣一辈子只追求了一项事业。人生最辉煌的四十年,一万四千六百天,他为了心爱的职业,坚持着、经历着、付出着、收获着…….他用自己特有的执着和韧劲在默默地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