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标杆||宋如昌:勇于创新 精于技术的优秀企业管理者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7-11-28 10:49:08   作者:白静   

宋如昌:勇于创新 精于技术的优秀企业管理者

——“学习身边标杆、助推追赶超越”系列报道之三十三

一个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是整个企业的核心,是社会需求的发现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和生产过程的组织者,一直以来用他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行动,为社会创造众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宋如昌,1962年生,陕煤集团正局级领导干部。2016年6月,在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建设7年停滞不前的关键时期,被任命为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其任职的短短16个月里,带领东鑫垣广大干部职工一举破解长久以来污水处理对东鑫垣发展的制约,并且在半年时间内,一次性打通既往屡次试车失败的煤焦油加氢工艺流程,成功产出合格油品,推动企业由建设期转入全面试生产。在试生产以后,实现1至9月份连续盈利6400余万元利润的良好态势。使这个曾经面临银行断贷、股东退股、员工人心涣散等多重问题的公司逆境重生。

挺品行、严管理,培植了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实质就是企业的“老板文化”。宋如昌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凡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只要看准了,就立即安排、实施。任职后,看着建设7年之久迟迟开不了“车”的东鑫垣,他心急如焚。下午宣布他为董事长,晚上他就转遍各分厂生产现场。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良倾向,他会及时“敲打”,以保证公司队伍清正纯洁,对违反纪律的现象他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养患。他上任参加第一个调度会因为自己手机响,对自己作出了50元的罚款,在这之后凡是迟到、手机响的人员,无论什么原因,立即作出处罚。现在,中规中矩地遵章守纪、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不折不扣地落实工作任务已经成为东鑫垣广大干部职工的一种行为习惯和行动自觉,也成为了东鑫垣的企业作风。

讲科学、精技术,铸就了锐意卓越的发展力量

“科学技术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化工企业只有坚持讲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去工作,才能谈得上生产的长、稳、满、优。”宋如昌说。他对公司发展从企业实际和科学与否出发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通过论证,发现公司准备实施的原污水处理改造方案不科学,不但改造需要最少一年时间、近一个亿元资金,而且改造后根本达不到环保的“零排放”要求。他在果断停止该项目的同时,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调研了解了天元、富油等单位的污水处理工艺后,借助东鑫垣独有的项目循环链优势形成自己的污水处理方案,巧妙地解决了全厂的污水处理问题,节约了陕煤集团审批的9300万元项目改造资金,节省了污水处理装置每年5000多万元的维检费。

2016年5月煤焦油加氢项目在试车中发生阀门爆炸事件,公司当时分析为阀门质量存在问题而造成,之后,又发生了一次闪爆,通过多次到现场查看和分析研究,他发现设计单位给公司煤焦油加氢项目制氢装置工艺设计存在机理错误,于是,他叫来了原设计院与其共同分析论证,最后设计院承认了其失误,并按照东鑫垣的处理和技改方案,在制氢装置提浓段后免费加了一套脱氧装置,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了这一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重实干、自带头,带出了一支战无不胜的企业团队

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宋如昌最忌讳的就是光说不练的人。到东鑫垣后,他每天都是夜里两点以后才睡觉,除过开会和批字在办公室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现场,莫大的东鑫垣,角角落落、管管线线没有他不知道的。他提出了“抢修不过饭、备机不过夜”理念,他以身作则,凡是涉及到生产的问题,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马上就到现场。为了研究污水处理方案,他曾经凌晨两点下飞机到公司后连夜召集会议,讨论研究到凌晨6点。他要求凡事都要超前谋划、超前考虑,公司的任何工作都坚持快节奏办理,今年5月份煤焦油加氢装置大检修,其他单位需要四五十天才能干完的活,公司仅用了10天就全部完成。在认真纳税的同时,他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经常出资扶贫当地发展,在公司招工方面坚持当地人员优先,目前,公司共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及劳务派遣工400多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对东鑫垣的发展,他说:“有东鑫垣一班人攻无不克的技术水平和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达产达效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要自我减压,追求卓越,要通过不断技改实现装置提产扩能,使公司在两到三年后一年创造50亿元产值,盈利10个亿,成为行业一流的全国优秀化工企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