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激发内生动力 力脱贫攻坚 >  正文

聚焦精准扶贫 专访“第一书记”(五)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7-10-25 09:36:11   作者:白静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扶贫工作人员的选调以及考核办法都非常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书记”这支小队伍也应运而生。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县林种站副站长高玉林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深入基层,常驻府谷县哈镇村,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这两项工作。近日,记者走进哈镇村,采访到了哈镇村第一书记——高玉林。

记者:到了村里之后,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当时村里的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你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哪些挑战?

高玉林:2017年4月份,我被组织选派到哈镇村担任第一书记。农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虽然我是个农村娃,但是一些个别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让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一些老百姓真的如此贫穷。到村以后,我这个第一书记正式进入工作状态,并开始做一些有关精准扶贫的常规工作。我和村干部几乎每天都不停地下乡走访村民和贫困户,填入户调查表、脱贫明白卡和老百姓交谈等等。一天,我来到哈镇村贫困户陈某家中,看到了他的卧室,那哪里是卧室,简直就是一个普通的堆放柴炭的柴房,从墙体的痕迹来看,下雨天还有漏水的情况。通过与镇干部和他的监护人(陈某的姐夫)了解,陈某一直患有痴呆症,精神不正常,经常在村里游荡,哈镇村这样的人有两个。镇政府虽然多次协调给陈某盖房子,但由于陈某的姐夫不是本地人,土地协调困难,又加上家里经济困难,不愿意拿出钱来先行垫付,所以就一直推迟到了今天。惠家沟里有一户贫困户苏某,本人智力低下,老婆也患有精神病,连衣服都不会穿,苏某除了做饭和劳动还得照顾媳妇,连他们居住的旧房子都是别人借给的,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2017年7月份的一天,我们村干部在哈镇村填写帮扶纪实 ,随行驻村干部杨晓文问一位贫困户,“去年给你的羊挣了多少钱?现在还养着吗?今年还计划给你一两只羊,好好努力,争取脱贫不返贫。”没想到贫困户却回答说,你们不要给我羊,我没有养羊的地方,你们为什么不直接给钱。我们只好说,现在上面不让直接给钱,要求造血式扶贫,不提倡直接给钱这种输血式扶贫。我感到非常惊讶,事后在想这个贫困户,为什么不要羊呢?是嫌钱来的慢还是嫌养羊麻烦。国家现在这么好的政策,实行造血式扶贫,力争使贫困户通过造血式帮扶的办法,努力使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贫困户怎么不理解其中的深意呢?因此说加强扶贫干部的培训和贫困户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广大贫困户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只有挺起自己的脊梁,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实现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奋斗目标,这才是党和国家扶贫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利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村民办了哪些实事?

高玉林:利用专业知识为百姓办事几乎没有,帮助百姓办事就是建立哈镇村慈善互助会,筹集了一部分慈善基金,再就是给老百姓协调了一些民事纠纷。9月16日,我无意在村里散步,路过贫困户王良小的屋子,突然想去看看,我敲开门,发现屋里满是轻烟,原来是王良小出门去了,留下他的老母亲独自一个人睡觉,我揭开炉盖,发现残火未灭。原来是炉子时间长了不烧火,不通畅。他的老母亲眼睛失明了,但是意识还很清醒。我连忙打开窗户和门,让屋内的烟散尽。他的母亲告诉我,他根本不知道屋里有烟,她说王良小不知道哪里去了。他的母亲一个劲的谢我,说你如果不来,就出大事了。我说没事,但心里很高兴,我总算是为村民做了一件小事。再就是为老百姓写点申请和小材料,也都是些小事。

记者:在理论加实践过程中,你是如何更加深入理解脱贫攻坚这项政策的?

高玉林:我认为精准扶贫首先是扶贫先扶志,扶智更重要,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户重建农业产业,树立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贫困户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别人帮扶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自力更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我们才能够一辈子富裕。其次,我认为产业扶贫应该是精准扶贫的主旋律,只有让贫困户发展了产业,有了稳定的收入,老乡们才永远不会在小康路上掉队。

记者:谈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打算?

高玉林:力争今年年底前选举出村里致富带头人,健全村委会班子成员,摘掉哈镇村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计划明年为村里争取建设几个蔬菜大棚,结合哈镇村旅游特色,建设一个小型摘采园,种植草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让游客有景点可观的同时可以大饱口福。同时,在惠家沟建设一个小型广场,让村民和游客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