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金秋时节走乡村 >  正文

走基层||新民: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助力大丰收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7-10-24 17:05:47   作者:吕晓慧 孙艺宁   

一条条分水管纵横田间,一个个出水桩整修一新……这是新民镇陈庄行政村石家庄自然村实施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后呈现出的一片新面貌。

沿着山路一直向下走,在靠近山地的位置,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映入眼帘。村主任杨保明介绍到,这个蓄水池就是陈庄行政村石家庄自然村村民灌溉庄稼的主要水源,过去,村民种的都是旱田,引进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后,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农业低产的局面得到改善,村民收入开始成倍增长。

像这样的农田灌溉模式,在新民镇还有新尧村、对家峁村、芦草畔村、韩家庙村。“过去只要雨水少,我们收成肯定就会减少,土地平整之后灌溉农田更方便了,耕种效率也就提高了,明年我准备再多种点经济作物。”看着纵横田间的出水桩,严大爷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修建水利工程之前,这些村子都是靠天吃饭,如遇上干旱年份,村民几乎毫无收成,引进灌溉工程后,老百姓种地积极性也在不断提提高。” 陈庄行政村主任杨保明告诉记者,从2013年以来,他们就注重打造农业基础设施,共筹资500多万元打造340亩农田建设,今年部分村民已经种植了农作物,剩余的157亩由村集体经营。

据了解,为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该镇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新建包括大口井2眼,150米机井一眼,井房4座,维修截流井2座,200 m³高位蓄水池2座,出水桩173个,阀门井38座等设施,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