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金秋时节走乡村 >  正文

走基层||府谷养殖第一村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7-11-03 16:20:44   作者:陈涛宁   

走进清水镇赵寨村,映入眼帘的是排排栏舍,随处可见的养殖场,处处都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养殖专业村。据介绍,在没有发展养殖业前村民主要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后来随着赵寨村养殖业的逐步投入,村民的收入得到提高,不少村民通过搞养殖走上了致富路,赵寨村也成为府谷养殖第一村。

村民徐二巧养鸡起步早,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养了9年,目前有8000多只蛋鸡。“一开始养鸡也是因为农作物收入不景气,遇到雨水好的时候还能有个丰收年,生活压力大,就想着自己得搞一点产业,经过在外面的调查走访回村后就开始养鸡。”徐二巧说,鸡蛋的销路主要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及学校,每年光靠养鸡这一项就可以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凭着能吃苦、爱钻研的精神,学习掌握了专业的养鸡技术,成为村里有名的养鸡专业户,也是府谷县最早的农村养殖示范户。不安于现状的徐二巧跟丈夫2011年开始又养牛,她认为要做就要做大做好,在公婆的帮助下,两口子又开了赵军农牧养殖场,目前已经有67头牛。这些牛,每头的耳朵上都有一个编号,好像是它们的身份证号码呢,徐二巧一边喂牛一边对记者说。养殖场的鸡、牛所食用的饲料和草,都是村民种植的农作物收购回来再经过自己的加工直接喂养,而养殖场产出的粪便都免费给了村民们用于化肥,这样循环式的发展也能保障养殖场的鸡、牛吃到放心饲料。

接着,记者沿着赵寨村蜿蜒的水泥路前行,一道黑色的大门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赵根青的养猪场。2009年,赵根青放弃了在内蒙多年打拼的基业,带着家人从内蒙回家乡创业,并建起本村第一个养猪场,刚开始由于不懂养殖技术,走了不少弯路,养殖场的效益不太好,2013年从外面聘请了专业的养猪技术员,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赵根青认真学习现代养猪知识,不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很快掌握了一套现代养猪技术,逐渐成为养猪能手,猪场的饲养规模也不断扩大,年出栏头数最多时达到几千多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现在的养殖已经在村里形成了循环式,小猪们吃的饲料都是原地取材,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村民粮食销路的问题,还让猪场的猪吃上放心又绿色的饲料,而且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到目前销售点平均每天至少需要杀一头猪,这样也能保证大家每天都能吃到最新鲜的猪肉。一头猪的利润至少有400元,大概每年收入已经可以达到30多万元。”赵根青难掩内心的喜悦。

靠养猪富起来的赵根青,并没有忘记那些苦无致富门路的乡邻们,为引导乡邻们走上致富路,他帮技术、赊销饲料、提供优良种猪、联系育肥猪外销,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养猪积极性。在赵根青的带动下,乡邻们都动起了养殖的念头,纷纷向他咨询,请教养殖的技术,家家户户都念起了“养殖经”。“下一步,将计划再扩建猪圈,让养猪场更大规模的发展,坚持继续喂青饲料,打造高山绿色生态猪的品牌。”赵根青说。

如今,养殖业成为赵寨村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赵寨村,除了养猪、养鸡、养牛外,其他特色养殖也是“百花齐放”,近年来先后成立鑫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金洲养殖有限公司等7家规模养殖户,其他零散小规模养殖户10余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养殖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