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杏仁,府谷人都不陌生,炒杏瓣、熬杏茶……不少人能掰着手指说出杏仁的很多种吃法。
走在麻镇的街头,从小巷里飘出一阵阵炒杏瓣的香味吸引了我们,寻着香味走进邢满喜家的作坊,看见邢满喜的父亲正在捡杏仁皮,旁边的机器在炒杏瓣。
邢满喜每年都会收一些本地的杏核,回来加工成杏仁,用水煮过后放脱皮机里进行脱皮,然后把杏瓣儿、粗糠、油、盐一起放在锅里干炒,杏仁由白色变成浅黄色即成。在炒的同时糠经加热后渗出了糠油,所以杏瓣儿是油润润的,油杏瓣儿也由此产生。
“炒熟的杏瓣色鲜味美,酥脆可口,并且有清肺利痰的功效,我们炒的杏瓣不用拿出去卖,很多人都是直接来家里买,一斤卖30元,足够我们养家糊口了。”邢满喜说。
杏瓣是府谷县的传统食品之一。据考证,杏瓣始制于唐代,在府谷一带,几乎村村都栽有杏树,杏瓣儿也曾为贡品。在解放前,这里产的杏瓣儿就已经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晋西北、陕北、内蒙西部大多为红杏的杏瓣儿,而唯独府谷一带是油杏瓣儿。